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大事记

 

 

一、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11月,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所辖的全国性二级学会。1994年,专业委员会以团体身份加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成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

学会的主要宗旨是团结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者和临床研究工作者,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学术交流的平台,推进中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中国学者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学会会员来自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包括但不局限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心血管、神经、内分泌与代谢、心胸外科、血管外科、中医学等,目前在册会员超过1000人。

专业委员会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15届;2011年起开始定期轮流和加拿大ATVB联合举办中-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6届。专业委员会发起的“IAS中国行”,推动了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创办了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年杂志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名录。 

 

 

二、历届专业委员会组成及主要学术活动

 

 

1. 历届专业委员会

 

 

第一届专业委员会(1987年~1991年)

主任委员:蔡海江

副主任委员:徐也鲁,马正中

常务委员:蔡海江,徐也鲁,马正中,杨永宗,孙仁俊,张筠庭

委员:王天保,邓仲端,刘超然,刘秉文,汪钟,陈铁镇,陈国芬,张英珊,夏人仪,梅美珍,楼定安

秘书:孙仁俊,张筠庭

会员情况:149人

 

 

第二届专业委员会(1991年~1995年)

主任委员:蔡海江

副主任委员:徐也鲁,杨永宗,

常务委员:6人

委员:17人

秘书:孙仁俊,范乐明

会员情况:167人

 

 

第三届专业委员会(1995年~2001年)

主任委员:蔡海江

副主任委员:杨永宗

委员:9人

秘书:陈琪,涂玉林

 

 

第四届专业委员会(2001年~2005年)

主任委员:杨永宗

委员:7人

 

 

第五届专业委员会(2005年~2007年)

主任委员:杨永宗

副主任委员:范乐明,胡维诚,黎健,姜志胜,杨向红,叶平

委员:25人

秘书长:姜志胜

 

 

第六届专业委员会(2007年~2011年)

主任委员:杨永宗

副主任委员:姜志胜,范乐明,黎健,胡维诚,杨向红,叶平

委员:29人

秘书长:姜志胜

 

 

第七届专业委员会(2011年~2016年)

主任委员:姜志胜

副主任委员:黎健,杨向红,叶平,王贵学,秦树存,朱力,季勇

常务委员:32人

委员:67人

秘书长:刘录山

会员情况:688人

 

 

第八届专业委员会2016~2021年)

主任委员:姜志胜

副主任委员:黎健,杨向红,王贵学,秦树存,季勇

常务委员:13人

委员:62人

秘书长:刘录山

会员情况:701人

 

 

第九届专业委员会2021~2026年)

主任委员:王贵学

副主任委员:唐志晗、袁祖贻、齐永芬、沈涛、贲晶晶

常务委员:柏勇平、贲晶晶、季勇、姜怡邓、姜志胜、潘尚领、齐永芬、沈涛、唐志晗、庹勤慧、王贵学、夏敏、冼勋徳、杨向红、杨毅宁、尹慧勇、袁祖贻、赵明、赵文

 

委员:柏勇平,贲晶晶,曹慧玲,陈书艳,邓平,丁银元,高聆,葛金文,郭峻莉,郭守东,韩梅,何金汗,胡德胜,胡士军,黄锋,季勇,贾连群,姜怡邓,姜志胜,蒋凡,金红芳,李兰芳,李晓梅,梁景岩,蔺洁,林开阳,刘恩岐,刘江华,刘贻尧,莫中成,潘尚领,彭军,齐永芬,覃丽,曲爱娟,屈顺林,单志新,沈涛,沈阳,孙爱军,孙宁,谭红梅,汤永红,唐志晗,庹勤慧,王贵学,王雯,王中群,吴圣贤,武一,夏敏,夏晓丹,冼勋德,徐瑞霞,闫道广,杨力明,杨向红,杨毅宁,姚玉宇,尹慧勇,尹铁英,袁祖贻,赵明,赵四海,赵文,赵霞,曾庆春,郑乐民

秘书长:唐志晗

会员情况:1095人

 

 

2. 主要学术活动(附照片)

 

 

(1)1982年10月,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河北石家庄

 

 

 

 

 

(2)1984年7月28日-8月2日,第一次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交流会,吉林省吉林市

 

 

 

 

 

(3)1987年11月25日-29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河北石家庄

 

 

 

 

 

(4)1993年12月,《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

 

 

 

 

 

(5)1994年,专业委员会加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

 

 

 

 

 

 

(6)1995年8月4日-8日,第四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湖南张家界

 

 

 

 

 

(7)1998年5月18日-20日,第五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与第五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合办),浙江杭州

 

 

 


 

(8)2001年7月10日-14日,第六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与第六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合办),山东威海

 

 

 

 

(9)2002年8月18日-24日,第七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湖南衡阳

 

 

 

 

 

(10)2005年8月19日-24日,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吉林延吉

 


 

 

 

 

 

(11)2006年起,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发起了“IAS中国行”

 

 

 

 

 

(12)2007年7月20日-24日,第九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福建武夷山

 

 

 

 

 

(13)2009年7月31日-8月2日,第十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内蒙古呼和浩特

 

 

 

 

 

(14)2011年4月22日-25日,第十一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湖南长沙

 

 

 

 

 

(15)2011年9月23日-25日, 2011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首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北京

 

 

 

 

 

(16)2013年10月12日-14日,第十二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江苏苏州

 

 

 

 

 

(17)2013年7月20日-21日,2013年加-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加拿大温哥华

 

 

 

 

 

(18)2014年10月31日-11月2日,2014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南京

 

 

 

 

 

(19)2015年10月16日-18日,第十三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重庆

 

 

 

 

 

(20)2016年7月29日-8月2日,2016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加拿大卡尔加里

 

 

 

 

 

(21)2017年11月23日-26日,第十四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五届)学术会议,湖南衡阳

 

 

 

 

 

(22)2018年6月8日-9日,2018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加拿大多伦多

 

 

 

 

 

(23)2018年7月27日-29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胆固醇逆向转运(RCT)”专家组第一届学术会议,广西桂林

 

 

 

 

 

(24)2019年8月9日-11日,第十五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宁夏银川

 

 

 

 

 

 

三、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蔡海江教授

      蔡海江,女,陕西扶凤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理事和《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名誉主编。长期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中心)主任。

      蔡海江教授自1973年开始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主持过“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1)首先建立血清HDL测定方法,发现我国人群HDL水平较欧美白人为高、冠心病发生率则较之为低,两者可能有一定关联。调查还证实高血脂、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减少以及性别和年龄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HDL水平。(2)在国内率先建立放射配体法LDL受体功能测定技术,于1982年在我国首次从LDL受体水平确诊五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族,后又在山东、安徽、内蒙古、上海等地陆续发现FH患者。另外还建立了HDL受体和清道夫受体等检测方法,开展有关研究工作。就我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特点、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面,从整体、器官和细胞分子各个水平开展全方位深入研究。(3)在国内最早制备成功apoB-100单克隆抗体;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人胎肝分离纯化LDL受体,成功制备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完成对中国人群LDL受体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分析研究、LDL受体基因表达调控和LDL受体基因cDNA在受体缺陷CHO细胞的表达研究;对我国10名FH纯合子患者LDL受体基因突变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FH患者LDL受体基因的突变类型与国外其他民族有异。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2部,参加编写书籍5本。

      蔡海江教授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积极领导和参加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协力创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四至六届主任委员:杨永宗教授

      杨永宗,男,1937年生,福建莆田仙游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杨永宗教授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主要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同时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理事。1993年创办了《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并长期担任主编。

      杨永宗教授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科研项目等各级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1)80年代,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自动测量与微机图像处理系统;首次建立了一次静脉注射高脂血清造成传递性高脂血症和内膜损伤的疾病模型。(2)90年代,在国内最先开展动脉粥样硬化与原癌基因关系研究;率先建立了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和U937泡沫细胞模型,建立的细胞内胆固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成为国内测定细胞内胆固醇的标准方法而被国内研究机构广泛采用;率先并比较系统地进行了L-精氨酸/NO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机理研究。(3)2000年以来,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易感动脉粥样硬化的清道夫受体转基因小鼠模型和SR-PSOX/CXCL16转基因和SR-PSOX/ CXCL16基因敲除小鼠。杨永宗教授的研究工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等5次,主持完成的“L-精氨酸/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机理研究”获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第一、二版) 和《Advances in Atherosclerosis Research》专著3部。

      杨永宗教授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建立,尤其是发展壮大做出巨大努力。作为大会主席先后主持了第七、八、九、十和十一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发起了“IAS中国行”活动,扩大了学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杨永宗教授为《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的创立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杂志办刊质量稳步提升,成为国内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研究交流的一个重要学术平台。杨永宗教授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七、八届主任委员:姜志胜教授

      姜志胜,现任南华大学副校长兼衡阳医学院院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学部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首批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党支部书记,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副会长、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损伤病因发病学与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10余项;曾获中国侨联和国务院侨办“科技创新人才奖”、“创新成果奖”、“先进个人”,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以及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4项及省部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在《Circulation》、《Cardiovasc Res》、《J Mol Cell Cardiol》、《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Atherosclerosis》、《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多篇。主编专著2部,主编及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4部,参编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3部,总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规划教材1套(14本)。担任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