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科普专题

 

关注

 

关注

一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

发布时间:2016年2月18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解评:夏至后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是对雷雨天最精辟形象地描述。老话也说:“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又是人体消耗最多的阶段,有些人因为吃不好、睡不实,受到炎热的煎熬,出现疰夏。所以老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因此,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故三伏天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之一。

老话说:“一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就是在初伏要吃火腿作为进补的佳品。火腿制作经冬历夏,经过发酵分解,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因火腿有加速创口愈合的功能,可作为产妇或术后病人的辅助食品,具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益肾壮阳、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功效。

想饱尝火腿的口福,就要挑选誉满中外的金华火腿,它选用著名的“金华两头乌”良种猪,后腿肥大、肉嫩,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工序数月制成,形似琵琶、皮色黄亮、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素有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相传火腿起源是北宋名将宗泽战胜还家,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色红似火,被称为火腿。宗泽又选了几只最好的猪腿献给皇上。皇帝和文武官员尝后,赞口不绝。从此,火腿被列为贡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金华火腿荣获金奖。1981年更荣膺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1995年获“中国火腿之乡”称号。

其实二伏吃鸭比鸡更好,因为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鸭属水禽,性寒凉,特别适宜体内有热的人、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能从鸭肉中获得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而且能防治疾病,老话说得好:“防苦夏,吃吃鸭”。

三伏要吃金银蹄是指火腿爪与鲜猪爪一起炖食,是一道色泽红润、肉质酥糯、鲜咸浓香、汁稠味醇的滋补佳品。金银蹄是杭州民间流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道传统家常菜。而被搬上菜馆的高档酒席当作杭邦名菜,那是清代乾隆皇帝赞赏的功劳。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杭州正好是“三伏天”,热浪腾空,酷暑难熬,乾隆微服私访,走街穿巷来到一家临街菜馆用餐,对跑堂说:“把你们菜馆的看家菜烧几只出来品尝品尝。” 跑堂端出夏天的一道滋补佳肴说:“三伏吃个金银蹄”。乾隆吃着这酥糯、浓香的鲜咸同炖的金银蹄,胃口大开,赞不绝口,就连米饭都比平日多吃了一碗。回到皇宫后,乾隆皇帝念念不忘在杭州吃过的金银蹄。从此,每到酷热难熬的盛夏,乾隆皇帝就一定要御厨给他炖个金银蹄。因此金银蹄一菜便出了名,上了高档酒席。

其实这句老话应该把鸡换成鸭:“一伏火腿二伏鸭,三伏要吃金银爪”。

温馨提示:三伏天民间多以容易消化的馄饨、面改善食谱,刺激食欲,因此,有许多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来指导夏季养生保健。

 

摘自2012年12月出版的《四季养生谚语》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