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学会新闻

 

关注

 

关注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举行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之一,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

 

     耳鼻咽喉头颈部包含着危害人类健康的最重要、最常见的疾病群,其中听力障碍、过敏性鼻炎、咽喉炎、耳鸣等危害广泛的慢性难治性健康问题。对此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据悉,本次大会为期三天,聚焦耳鼻喉疾病领域最新研究与诊疗进展,内容丰富多彩,学术氛围浓厚,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启迪思维的知识盛宴。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李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金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李海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成硕,北京民航总医院副院长徐先发,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副院长黄春雷,北京语言大学康复学院副院长孔令志,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副院长王宁宇,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大新,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建华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来自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全国20余个省市的百余名耳鼻喉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100余人齐聚一堂,切磋交流,共话学科发展与疾病诊治进展。会上,与会专家们以极具前沿视角分享临床经验、学术见解和学术成果交流,他们围绕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实践经验、病理生理机制、耳鼻喉疾病手术及中医技法、疑难病例讨论与手术分享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助推耳鼻咽喉疾病学科发展。其中,会议开幕式环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闫占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政副主任刘锦峰共同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金民

 

     刘金民在致辞中简单地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该院耳鼻喉科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附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始终坚持将全球视野作为办医的着眼点,立足首都、辐射全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人类健康为己任,形成跨越时空的东直门医院大医疗圈。面向新时代,医院创造性构建了“两区一部”战略布局,形成了集传承人文传统、传导医学前沿、传播中华精粹于一体的蓬勃发展态势。

 

     此外,他介绍道,该院耳鼻喉科(中医耳鼻喉头颈中心)科室东城院区、通州院区两区门诊和住院病区以及国际部特需门诊,统一管理,提供同质化服务。科室年均门诊量超10万人次,手术量超1000余台次,医疗辐射全国各地。通过“内修根本,强化中医特色;外练新技,开展新型诊疗技术”。逐步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以内治为主、内外治相结合的具有综合优势的特色专科。

 

 

     耳鼻喉头颈疾病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领域,其研究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李萍在致辞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在过去一年的成绩。她表示,希望耳鼻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未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搭建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创新思维与跨学科合作,共同应对耳鼻喉头颈疾病领域的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李海潮

 

     会上,李海潮在致辞中表示,在高速发展的快速通道上,北京朝阳医院朝阳院区和常营院区的开业运行极大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为辐射区域内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

 

     据悉,该院在重视每个学科的发展,在提升服务规模的同时,也聚焦强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李海潮表示,希望通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内涵建设,进而促进学术交流的深入进行,提升科室服务质量,真正加强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通过认识和探索,进而提升疾病的预防、诊断和诊疗水平。

 

 

     会上,刘建华表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的宗旨,致力于耳鼻喉头颈疾病领域的科研与临床探索。在过去的一年里,该专委会不仅在天津、河北、厦门、洛阳、内蒙古等地举办了学术沙龙和研讨会,还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在耳鼻喉头颈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加强基础和临床的联系,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临床、科研的成果转化。重视学科内涵建设,推动标准化建设。此外,该专委会建立了13家医院的耳鼻喉防治临床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平台,形成医疗大数据的创新应用示范。她补充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来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特邀报告环节,王宁宇教授作了题为《耳科及听力学》的主旨报告,提出了听力与听觉的区别,回顾了历史研究,并强调了听觉研究的重要性、系统评估的必要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刘大新教授作了题为《变应性鼻炎的的病理学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的主题报告,谈及中医对变态反应的认识、过敏性鼻炎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以及过敏性鼻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他表示,中医自古以来就对变态反应有独特认识,虽未使用现代名词,但已有相关实践。过敏性鼻炎不仅是鼻子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中医将过敏性鼻炎辨证分型,如肺气虚、脾气虚等,与免疫反应异常相关。此外,他也从个人临床体会出发,从饮食调养、情绪调节以及规范用药等多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指导。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副院长黄春雷对《儿童过敏性鼻炎阶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包括:医防结合、四位一体和阶梯治疗。他从间隔多久进行疗效评估、如何判断病情是否得到控制等多个方面入手,详细地讲解了儿童过敏性鼻炎阶梯治疗相关知识。

 

 

     此外,在学术研讨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闫占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孟令照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以《鼻病的中医辨证》、《咽旁间隙解剖及手术入路》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据悉,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秉承“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服务临床实践”的宗旨,始终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我国耳鼻咽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做出了积极贡献。

 

     耳鼻咽喉疾病学科发展是中西医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学术年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顶尖人才。耳鼻咽喉疾病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初级专家。围绕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实践经验、病理生理机制等主题展开。此次会议为脾胃病以及相关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凝聚共识、交流经验、促进协作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提高了学科影响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在耳鼻喉领域迈向新高峰,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供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