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学会新闻

 

关注

 

关注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汪志刚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4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汪志刚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开展了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积极响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学会科技工作者中遴选出两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将陆续推出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优秀事迹系列报道。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是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汪志刚,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医生本质上是一名战士,抗击病疫、守护生命是本份

 

      2003年,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波及广州、北京和香港等地区。我在读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迅速成立了隔离病房,因为有执业证,所以申请并进入隔离病房值班。那是第一次穿上医用防护服,具有神圣的感觉。当时隔离病房的条件并不好,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是脑海里仍然时时可以清晰地浮现出与患者的共同抗击病疫的情景。好在当时的疫情时间不长,不过对社会和医学界影响巨大,也为中国后来的抗疫打下了基础。

 

 

 

 

      2020年除夕,国家发出援鄂抗疫的号召,我有幸作为首批成员在除夕夜赶赴武汉。在武汉的60天抗疫过程中,我痛感疫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毁灭性的打击,也认识到疫情爆发对医疗资源挤兑,对社会、医院管理的巨大挑战。在60天的抗疫过程中,各级人员付出巨大努力,另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医疗队巨大的支持,我们130多人的医疗队无一人退缩,无一人感染。

 

 

2020除夕夜医院为第一批抗疫成员践行

 

 

利用创新的管理和技术提高社会医疗应急的发展

 

      2003年和2020年的抗疫历程使我终生难忘,于是萌发了要将基本的医疗健康和救护知识传递给社会人员的想法。

 

      经过沉淀和努力,申请并获批了2021年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社会医疗应急建设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简称为SMERT项目)。项目的目的是系统化地向社会人员普及医疗应急的知识,首次将传染病防护、心肺复苏、院前创伤急救、心理救援、生活护理、日常生活中的急症救治进行系统整合,开发出一整套教程、视频和网站,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应急培训系统。培训国内外社会人员和学生共300人次,其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柬埔寨、巴基斯坦、乌克兰、德国、坦桑尼亚等20个国家。在2021年底召开社会医疗应急学术交流大会,线上线下参与人员约2000人,参会点击率高达2万人次。

 

 

 

 

      SMERT总体目标是:配合国家的应急系统,让社会人员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并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自救和救人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为各种灾难和事件所导致的伤残和死亡。

 

 

 

 

      目前,积极推动社会医疗应急课程的VR/AR(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开发,这样将使得社会人员以极低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获取系统的应急培训,达到高效、广泛普及、真实有用的效果。